星期日, 8月 13, 2017

最先進的物聯網推手 遇上最古老的農業



最先進的物聯網推手 遇上最古老的農業

把水、土、種植管理智慧化,商機衝八千億


來源:商業週刊 撰文者:陳筱晶 |出刊日期:2017-08-10
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教授、開放式課程副校長 薩瑪(攝影者.郭涵羚)
當一萬年前就起源的農業,碰上最前端的物聯網技術,將翻轉出多大的產值?
「我愛物聯網,我也愛食物。我相信它(物聯網)可以發揮很大的影響力!」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也是開放式學習副校長薩瑪(Sanjay Sarma)率領「MIT創業營」來台,八月三日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創業營除了第一次移師台灣,也是第一次聚焦糧食主題。自己就是連續創業家的薩瑪指出,該校一向關心「餵飽全世界的議題」。
小檔案_薩瑪
出生:1968
學歷: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械工程學博士
經歷:RFID軟體供應商OATSystems創辦人、技術長
現職: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教授、開放式課程副校長
薩瑪是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標準制定者,此一技術,讓他成為全世界公認的物聯網推手。早在一九九八年,薩瑪與研究夥伴將RFID標籤上的資料,從實體的晶片移到了網路雲端。原本一張一美元的電子標籤,成本得以驟降九五%,實現一張五美分的願景。正因這項關鍵突破,吸引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特易購(Tesco)等上百家企業資助,推動物聯網進展,也讓薩瑪成為《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二○○三年度電子商務代表人物之一。

市場從何而來?
全球人口暴增,缺糧七成

從小在印度長大的薩瑪體認到,糧食生產面臨水資源、肥料、農藥管理不當的問題,更可能進一步演變為國家安全問題。聯合國農糧組織(FAO)預測二○五○年全球人口將突破九十億,屆時糧食生產量,須增加七成才能應付。研究機構Beecham則分析,要補這七成的生產空缺,關鍵就在物聯網。
如何應用物聯網?
靠感測少用點水、肥料

物聯網,可以把原本憑經驗的判斷標準化。如果人們理解土壤的方式,能做到如同醫師以工具診斷病人的體溫、血壓,可以感測到土裡有多少水、肥料、農藥,就能更有效率的判斷,何時該給予植物水分及養分?精確的需要量是多少?薩瑪說,「這就是精準農業(precision agriculture),需要感測(sensing),正好就是物聯網的專長。」
「目前農業的根本問題是,我們用到的水、肥料跟農藥,都太多了。」薩瑪舉例,如果在不恰當的時機,施予農作物過多肥料,雨後沖刷進地下水含水層,就可能造成污染,印度就有上億人仍住在地下水源受砷、硝酸鹽等污染的地區。搶奪水資源,也成為印度近年與中國、巴基斯坦等鄰國起衝突的導火線,「如果可以減少用水量,會讓每個國家更安全。」

另一方面,美國則在智慧農業領先全球,美國媒體研究機構BI Intelligence指出,美國每公頃農地產量比全球平均高出九成;智慧農業物聯網公司OnFarm更發現,應用物聯網的農地,除了能源支出每英畝少了七美元,灌溉用水也少了八%。
例如,美國科技新創Arable開發出太陽能感測器,農民足不出戶,就能掌握農場裡的一切狀況,包括作物是否健康、光照是否充足、近期會不會下雨等超過四十種數據,分析預測產量、品質及收穫時間,吸引美國農機巨頭強鹿(John Deere)上門合作。
薩瑪說,突破框架思考,人才不會被慣性綁架。只有田地才能種作物嗎?來自波士頓的農業新創Freight farms,把廢棄的貨櫃改造為高科技垂直農場,蔬菜更快收成、口感更好,雖然售價是傳統的兩倍,產量卻是同面積農場的二十倍以上。薩瑪表示,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已訂了二十個貨櫃。美國太空總署(NASA)還打算把Freight farms概念應用到其他星球上。
不只糧食生產端,就連加工、包裝一路到消費市場端,每一環節都看得到科技與農業結合的新火花。好食好事基金會董事林盛智指出,全球最大的玉米進口國日本,把玉米纖維再製為網狀的絲布,可以做為立體茶包、飲料杯、餐盒等包裝材質。用畢還可直接丟在泥土堆肥分解,讓消費者食用時感到安心。
食品科技也能創新,薩瑪舉例,廣泛存在於穀類、豆類、香蕉等碳水化合物的「抗性澱粉」,嘗起來像澱粉,卻像膳食纖維一樣,不會被身體消化,可降低熱量攝取、控制血糖血脂,已有企業專門生產,做為健康的食品添加物。
當最了解科技趨勢的人,也在關心最根本「吃」的需求,可以想見,糧食不足是危機也是轉機,可激盪更多意想不到、含金量不可小覷的創意。

全球智慧農業產值5年估增近12020,智慧農業產值商機衝八千億。

全球智慧農業產值5年估增近1 (圖表製作者:陳筱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