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o Tea:踏著星巴克舉起茶界大旗
就個人電腦而言,PC機在全球的的佔有率無人能及,它們大眾、接受度高;而蘋果機小眾,操作起來要按照他們自己的套路走,因為他們更注重的是有趣和創新。很少有人把茶比作電腦或機器,Arsen
Avakian(阿爾森·阿瓦基安)就把由他創立起的茶品牌Argo Tea比作了蘋果電腦,因為與那些大情懷相比,喜歡做有趣的事才是他創立Argo Tea的根本:搞搞創新,在茶界掀起個小波瀾什麼的才是正經事。
Argo創始人Arsen Avakian
Arsen並不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而是個徹底的亞美尼亞小夥兒。在他還是個“愣頭青”時,就敢揣著360美元逛遊到美國。一次坐在咖啡館裡,Arsen不出意外地觀察到,人們對咖啡的熱衷有點可怕,明明茶更健康美味,可美國人對茶的瞭解僅限於“立頓紅茶包”的程度。這令Arsen很是費解,於是他打定主意開始做件既有趣又有意義的事兒:賣茶。沒錢不要緊,和其好友一起用信用卡透支開設了一間店面,店面的選址特別有意思:就在芝加哥林肯公園的星巴克附近。說到星巴克,它最先開設的門店都有一條標語:咖啡,茶和香料,但是美國人對咖啡愛到變態,茶推行不開,香料就更是有點兒扯;頂在星巴克知名門店左右開設一家茶店,這種“對著幹”的精神有點不懷好意,但這確實讓Arsen看到了希望,此時是2003年,Arsen 27歲。
最初Argo芝加哥總店
如今Argo Tea打造的用茶環境同星巴克如出一轍
如何把產品推出去成為了Arsen和其創辦好友的新任務。Arsen主張售賣紙杯飲料,紙杯設計基本可以說是從星巴克上“扒”下來的,賣的飲料也完全和星巴克差不多——因為他們出售的茶葉同我們中國的“茶城”“茶館”模式差不多,都是散裝的,沒人給你沏好,這很大程度上無法挽留喜歡即食飲料的顧客。為了挽回這一部分損失,Arsen採取了“模擬星巴克”戰術,有點兒損,但很有效。多種口味的果茶很快被有機食品廠商看好,業務才進展到第一年,Arsen就賺了一大筆。但他的頭腦並不會被第一桶金氧化,他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我們的綠茶就比別人家的好嗎?
Argo Tea的專櫃與其他品牌相比更時尚現代
漂亮又好喝的Argo茶飲料
Arsen又開始“作”,因為他實在不想被認為是一個賣茶葉的“二道販子”。第一間茶店被他當成了實驗室,各種花樣兒的混茶被他調來調去,他甚至連度假時也不忘讓當地的茶店幫他混上幾種茶以供研究。混茶的藝術或許Arsen不懂太多,因為他可以雇傭最有經驗的混茶師,但對Argo Tea的銷售路線的策劃,別人可就插不上手了。當門店開到第十家時,Arsen意識到如果不集中管理,各門店的產品和服務就無法確保一致性。於是一個類似餐飲連鎖企業都喜歡啟用的“中央廚房”模式的中央銷售站在Arsen的手中形成了。既能把握行業趨勢,又能跳出固有思維進行整體把控,這都與平時Arsen對一些知名公司的成功路線做研究分不開。之前提過的蘋果、微軟都是他的研究物件,星巴克更不必說——你也看出來了,Argo Tea的成功有點兒“賊”,但這是確保它能走上正軌且能以最快速度發展的捷徑。
這個混茶是不是很酷
不僅好喝還要顏值夠高
Arsen總結過Argo Tea的成功因素,重要的三點就是:做足功課(例如他對成功企業的研究),明確目標(做最好的茶),關注每天的結果。在最後一點上,Arsen的想法與日本茶道中的“一期一會”特別相似:一次一杯,一次一家店——你對整個品牌和店鋪的理解與感受,都濃縮到小小一杯茶裡,這就迫使Argo Tea一定要拿出有層次的產品來吸引顧客。2010年,Argo Tea的年利潤是1500萬美元,五年後的今天它會賺到更多,因為茶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的飲品,它的受眾要遠大於咖啡。不過很遺憾的是近幾年的利潤資料我們無從查找,Argo Tea並沒有上市,也沒有被哪家公司收購,而是依舊堅挺地成為實現Arsen新想法的得力工具——完全私有化的企業不對外透露資料是很正常的。
這個世界必須互聯網起來
同樣,Arsen還別出心裁地建立了屬於Argo Tea的“茶大學”,員工要定期進行業務相關方面的專業學習,統一考試,那些高材生會收到一份來自公司的獎勵。這些行為都是在刺激Argo Tea的團隊能夠全身心地瞭解、熱愛茶的事業。Argo Tea從成立起就沒遇到過什麼大風浪,順風順水的發展路線得益於Arsen善於發掘捷徑。所以當有人問Arsen是否曾想過要放棄時,他只會一臉茫然道:“我們從第一天起現金流就正常無比,我幹嘛要放棄?”所以這種“模擬人生”式的品牌創立為他省去了不少麻煩,也讓Argo Tea成為了全美公認的“茶界中的星巴克”。至於星巴克旗下的Tazo和Teavana也曾獲得過如此的美譽,也只不過是因為最後二者都歸至星巴克旗下,要說成功複製了星巴克基因的茶品牌,還真就是Argo Tea,別無他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