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4月 16, 2006

Web 2.0/維基、Flickr、美味書籤的成功 也要配合環境

新創web2.0的網路服務
在國外和大陸已經有許多獲得肯定和使用者的好評
且都是非入口網站業者的新創公司推出
期望台灣也能有更多的互動 分享 個人化 集體參與創作的社群服務出現
最近的hemidemi的social bookmark的出現
就令人振奮
-------------------------------------------------------------
Web 2.0/維基、Flickr、美味書籤的成功 也要配合環境
記者陳曉藍/專題報導 「Web 2.0」應該是最近最常提到的網路名詞,而且這個現象起碼延續一年以上,身為網路使用者的你,怎麼能不知道什麼是「Web 2.0」。 簡單來說,Web 2.0就是新一代的網路服務,是雙向互動,其重要精神在於使用者的參與。 Web 2.0這個概念由O'Reilly媒體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Tim O'Reilly(提姆‧奧萊理)所提出,他是美國IT界的傳奇人物,也是「開放源碼」觀念的先驅,也一直推動「開放源碼」。 Web 2.0的概念開始於一個會議中,在這個會議中,大家發現網路公司經過了泡沫化,令人興奮的是,採用新應用的網路公司,不斷地冒出來,而那些經過網路泡沫化,倖免於難的公司,似乎有著某些共同之處,這個Web 2.0的輪廓開始越來越清晰。 透過集體互動,Web 2.0也是一種大眾智慧的呈現,過去網友努力打造「個人網站」,在個人網站中,向大家介紹某位歌手最近新發行的CD非常好聽,而現在的網友,成為「部落客」(blogger)在「部落格」(blog)與大家分享聽了某位歌手新發行CD的感想,而其他看過這篇文章的網友,也紛紛針對該文做出回應,新上站的網友可以看到不只一個人的意見,透過大家的心得,很容易做出是否購買的決定。 Web 2.0的力量已經開始在網路上發酵

Web 2.0/「正確性」如何約束 不同網站作法不同
記者陳曉藍/專題報導 當網友之間的分享成為主要訊息來源,「正確性」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維基百科(Wikipedia)未來將實行一套文章檢查制,Global Voice Online則是由各地積極活躍的公民記者協助審查其真實性,而Yahoo!奇摩知識+則是透過提問者給分來約束,不同的網站,透過不同的方式,目的都是希望能做到真實且正確。 雖然在2005年Nature刊出研究報告指出維基百科(出錯率是每篇文章3.86個)的準確性與權威的大英百科全書(Britannica)(出錯率是每篇文章2.92個)差不了太多,但是維基百科的確曾經發生令人難堪的錯誤。 2005年,一篇由匿名者撰寫的文章(事後快遞公司經理Brian Chase承認只是為了嚇唬同事)指前新聞記者John Seigenthaler涉及暗殺約翰與羅伯.甘乃迪,這則文章卻在維基百科「躺」了4個月之久,直到Seigenthaler自己發現,投書USA Today引發一場維基百科甚至引伸到整個網際網路的訊息可不可信,以及網站所有者該不該負責任的論戰。 同時,網路廣播(podcasting)先驅Adam Curry匿名刪除在維基百科某項條目中,有關他人對網路廣播的貢獻,也引起軒然大波。 維基百科創辦人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表示,正想構想一個文章檢查制,是一種追蹤使用者回饋活動的研究工具,經常看看到底是誰在評分,以便找出維基百科的缺點。 Global Voice Online是由美國哈佛法學院「博克曼網路與社會研究中心」所發起的一項全球公民媒體計畫。主要希望能激起全球世界各地草根媒體之間的交流對話,來促進這股新公民媒體潮流的誕生,讓言論自由和媒體獨立實現。當主流的英文媒體正忽視絕大多部份的民眾心聲,Global Voice 希望能提醒人們重視公民媒體所展現出來的抗衡力量。並運用了blog、網路廣播等方式,讓公民記者在網路意見交流,也透過公民記者的文章,讓別的地區的人能瞭解該國家人民的想法。 至於Global Voice Online是如何避免「非真實事件」文章的刊出,Global Voices Online的共同發起人Rebecca MacKinnon則表示,由於Global Voices Online擁有許多公民記者,透過該地區公民記者協助辨別事件真實性。 而Yahoo!奇摩知識+則是透過「最佳解答」與「網友評價」來提高正確性,發問者詢問問題後,可在眾多網友回答中選取一個「最佳解答」,而其他網友也可以對這個「最佳解答」給予「正面」、「普通」或「負面」評價,系統會將所有評價平均,並顯示有多少人給予評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