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常鵬編譯報導)潘蜜拉-艾爾德(Pamela Elder)是位喬治亞州立大學的一年級生。當她透過「臉譜( the Facebook)」網站找到她高中的老同學後,便已著了迷。後來,她便開始利用線上畢業紀念冊,來尋找小學後失散多年的朋友。難怪「臉譜」在全美校園網站上已捲起了旋風。
據《美聯社》作家麥當諾德(SORAYA NADIA McDONALD)來自亞特蘭大之報導,「臉譜」目前已吸引了280萬的使用者註冊,並已廣傳至美國800所大專院校。它以類似於1950年代麥芽坊(malt shop)式的地區社交形式崛起,進而全面推展開來。
該網站於2004年2月由三位哈佛大學的二年級生所創設,以線上人名錄之形態透過社交網絡連結至高等教育界。「臉譜」現在每天約有5,800位新的註冊者。
喬治亞技術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讀航太工程的四年級生加爾薩(Lucas Garza)說:「它已變成了每天例行公事的一項;即電子郵件、新聞、氣象,然後就是看臉譜。」
「臉譜」網http://www.thefacebook.com的使用者可以免費地張貼個人照片及自我介紹檔。自我介紹內容的多寡視個人喜好自定,包括:簡要自傳、興趣與嗜好,甚至還有人提供住址及行動電話號碼。
個人資料檔的閱覽是由使用者自己管控,從僅開放給好友到公開至其他所有的使用者皆可。開放的個人資料可以提供給其他的網友來搜尋同學、童年玩伴及同好等。
當使用者想要和網站上某人碰面時,可以要求對方將其加入為「好友」,這是一項如Friendster或LinkedIn等社交網站均有的特點。臉譜網中要求交朋友的請求,可來自網站內的任何一個人。
該網站之所以能風靡美國大專院校,是因為使用後學生皆奔相走告,相邀至網站看看彼此的「臉譜」。瀏覽他人「臉譜」的行為已戲稱為「facebooking」。
網站創辦人朱克柏格(Mark Zuckerberg)、休斯(Chris Hughes)與莫斯可維茲(Dustin Moskovitz)等三人,當初是哈佛大學的室友,設計臉譜網站是為了讓住在不同宿舍的同學們能夠彼此相識。創立後網站在校內廣受歡迎,此三人組又在一個月內將它推廣至哥倫比亞、史丹佛及耶魯等大學。
鑑於臉譜網的成功,自哈佛畢業後莫斯可維茲與朱克柏格便自行籌組了一個位於加州帕羅奧多(Palo Alto)的10人公司。莫斯可維茲主修經濟學;朱克柏格主修計算機科學與心理學;休斯主修歷史與文學,他目前在巴黎就學。
休斯說:「朱克柏格並沒有進入公司上班,再力爭上游。他所創造的成就,已足以讓他直接從執行長的位置作起。」
據休斯表示,臉譜網站的收入大部份來自於廣告。除了企業的廣告外,網站的使用者也可購買「公告(announcements)」,其為一種只有在同一校區內才能看得到的廣告型態。內容為校內事務之宣傳,如學生會職務之競選到將舉辦的派對活動等均是。此類廣告價格介於美金9至15元間,價格依學校的大小而定。
臉譜網站的拓展有一部份來自於外界的投資。矽谷創投公司Accel Partners便已投入了一千三百萬美元;PayPal的創始人斯爾(Peter Thiel)最近也投資50萬美元。
該網站僅能以大專院校內的電子郵件地址來註冊,以便驗證使用者確為學生身份。註冊後,電郵地址即為使用者身份確認碼。
據休斯表示,在學期中,每天大約有60%的使用者會上該網站;在暑假期間每天也有約一半的人會上網。
前PC Magazine雜誌的編輯、現為技術顧問的瑞斯金(Robin Raskin)女士表示,學生對於個人資料的公開仍需持慬慎態度。她說:「你認為有個.edu的地址就是安全的,其實任何人都可想盡辦法進入該網站。」她表示,曾有市場人士成功地「滲透」到該網站。而且,許多畢業的校有會成員都有「.edu」的郵件地址。
喬治亞州立大學大四生艾蒙斯(Marcia Ammons)對臉譜網很有信心。她說:「在一個大型校園中,要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並不容易。同學們太分散了,如果你在接待中心放置一些派對的傳單,可能會有一半的人不知道,因為他們沒有發現到。」
加爾薩則利用臉譜網來找同班同學研究筆記和作業,因為喬治亞技術學院的一個班就會有500位學生。
擁有共同興趣的同好還可加入群組。例如,艾蒙斯是「Wal-Mart愛用者」的會員;加爾薩加入「可口Ipod」,其為Ipod迷的交誼室。
臉譜網的風行,也產生許多新的社交禮節;其一是關於交友的請求。對於某些人來說,一個人交友數量的多寡已成為社交能力的指標。
如果您造訪臉譜網,會發現以下四項用途:◎ 在您的校園中尋人◎ 認識您的同班同學◎ 查找您朋友的朋友◎ 圖像化呈現您的社交網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