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8月 27, 2017

印度版「喜茶」「一點點」,看看印度網紅飲料的成名之路

印度版「喜茶」「一點點」,看看印度網紅飲料的成名之路
來源:36 編輯/楊雅倩   2017/05/15

它做到了這三點:滿足用戶消費升級需求是起點;第一年從線上開始快速建立快飲品牌;從線上做到線下,用戶研究與品質提高是關鍵。除了火了的茶飲,消費升級的另一個飲品需求是喝的健康。這也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NFC果汁和低糖飲料出現在便利店中的原因了。
在國內,除了傳統品牌包括可口可樂、農夫山泉都推出了健康低糖系列外,還有一些列功能飲品和NFC果汁、無糖茶飲等一系列健康飲品(想知道中國健康飲品的詳細報告,請戳)。在互聯網+的條件下,也誕生了網紅飲品Hey Juice,樂純優酪乳。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家印度初創飲品公司,Goodness! 在印度市場上,這家網紅新寵也要面對來自全球巨頭和本土巨頭的雙重夾擊。即使如此,依靠技術創新和互聯網+的取勝的 Goodness!依舊佔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20174月資料顯示,Goodness!的總交易金額(GMV)已經達到了31.1萬美元。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這家公司的具體做法:
起點是滿足用戶消費升級需求
這家公司成立於154月,原名叫做Dropkaffe。從一開始,公司就瞅准了健康飲品的需求。利用O2O模式在"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售賣一系列健康咖啡飲品,包括黑咖啡、冷咖啡等。而後來選擇做乳制健康飲品的原因很簡單。相比於中國的茶飲需求,印度人對乳製品的熱愛你無法想像,另一方面乳製品本身就自帶了健康光環。
Goodness!的聯合創始人Chaitanya Chitta表示 "在新的一波健康飲品中,乳制飲品的品類中並沒有太多有意思和更健康的創新之處,不是嗎?"所以在未來,像dahilassichhaach,酪乳和傳統優酪乳等產品都在公司未來的改造計畫中。而對於公司一開始就做的冷咖啡系列,印度的人民與中國一樣,需要在星巴克裡排著長隊並承擔著與收入水準不匹配的價格。
第一年:從線上開始快速建立快飲品牌
有研究表明,印度的即飲行業價值接近108億美元,這個市場中隱藏了無數需求的痛點。應需求而生大概就是Goodness!能成功的關鍵之一。但能讓這家初創公司這麼短的時間成長起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Online 品牌的快速建立。
快飲本質上還是一種食品,最合適的生長場所還是線下,捕獲線下零售是存活的關鍵。目前,大概僅僅只有5%的公司純粹的做線上生意。但品牌不是,品牌已經可以通過線上的管道更好的獲取線下的目標使用者,也更容易突破線下的壟斷巨頭們所建立的行業壁壘。" 線上+線下的商業模式在當前的使用者畫像面前有最好的市場適應性。這也是Goodness!選擇以O2O的方式開始業務的原因。
Goodness!的一個資方Smarton(Udacity 資方)在印度建立市場的經驗,給了其很大啟發。目前的消費習慣,線上下的硬推方式是不奏效的,而公司的實踐方法是利用線上流量吸引現建立品牌,其實使用模式就是肯德基的宅急送模式,線上上下訂單,即時送貨上門。只是線上與線下的管道打通的方向進行了顛倒。
從線上做到線下,用戶研究與品質提高是關鍵
Chaitanya表示,線上模式僅僅持續了九個月,在網站推出的第一年間,品牌已經積累了15k的核心用戶,20164月,公司開始推廣線下市場,並在印度各大零售店登陸。
從線上走到線下是規模化的必要過程,但這個過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團隊在啟動線下市場之前,曾花了6個月研究出了兩件事情,一是用戶喜歡的口味是什麼?(採購了各種食譜並做了市場研究)二是如何提高生產的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而這也是公司能從線上順利平滑的轉到線下的重要原因。
說到成功的核心,Chaitanya表示" 作為一家初創公司,我們學習了前人的很多經驗。並學會了專注於一件事,挖掘所有圍繞這件事背後的深層資訊;利用互聯網的環境建立品牌,並拉動產品銷售。"成功的關鍵是可承擔的價格、優質的口味和O2O運營經驗的協同作用。
截至目前,該品牌的零售業務已經佈滿了所運營城市的250多家零售門店,也迅速蔓延到了其他印度城市。線上上管道上,除了過去的訂購方式,產品在GroferBig BasketAmazonSwiggy等網路平臺上都開通了銷售管道。除了這些之外,Goodness!也開始參與各種線下活動,尤其是目前受眾會參加的創業會、高端商業活動等等,對於這些用戶來說,"健康"的需求是覺醒的,同時對於不賣場景的咖啡和健康飲品具有更高的需求。
未來的規劃上,產品線上會覆蓋更多的健康飲品品類(乳製品、即冷咖啡、調味奶昔以及燕麥早餐等),同時也會加入蛋白質品類吸引健身愛好者。在管道上,Goodness!未來會開拓並深耕特定的垂直管道,比如電影院、大學食堂、醫院、辦公室這些非零售終端。
團隊目前有25人左右,產品線和運營線人員各占一半。融資方面,20158月獲得了31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20164月完成了Fireside Ventures 以及Hitesh Oberoi55萬美元融資。


茶飲產品易仿,品牌難替,喜茶的護城河夠寬嗎?

茶飲產品易仿,品牌難替,喜茶的護城河夠寬嗎?
2017-08-22  來源:聯商網月小刀
杭州湖濱銀泰in77 A區的喜茶HEYTEA黑金店,週末會在打烊時才開始謝絕顧客排隊。
水吧附近可能還有十幾名等候飲品的顧客,吧台內十幾名店員仍忙碌,店裡也還有不少人坐著喝茶,延遲一小時後才能關門。
該店開業於今年624日,兩層面積近200平米,7月份賣了7萬多杯奶茶。據in77總經理何相國介紹,未來還將在中庭做喜茶大堂吧。
為探喜茶究竟,我上週六晚體驗了杭州來福士和in77的喜茶HEYTEA店,同時向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地已開或將開喜茶的購物中心詢問其實際與預期的排隊、銷售、收益等。
in77喜茶店,39分鐘後喝到飲品,其中23分鐘為排隊點單時間,16分鐘為製作等待時間。

保安阿強曾提示該區域約需20分鐘進門,他和他的同事幾乎每天在店口維持排隊秩序,因為毗鄰西湖,有很多遊客經過,所以偶爾還要順便回答其他個別提問。
來自協力廠商服務公司的保安為門店提供排隊秩序維護,喜茶在杭州地區委託“中保華安”,每家店配3人,每天同時在店2人。
在來福士喜茶店用28分鐘喝到飲品,其中等候點單為10分鐘——配了兩台收銀機,當日訂單約為in7770%

“一杯喜茶,激發一份靈感”。出生於1991年的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始終創新堅持,90後高顏值店員開心、認真服務,吸引和服務年輕顧客過程中,五年來做成了單品極致的奶茶(前身為皇茶,在珠三角地區廣受歡迎,因商標無法註冊,2016年改為喜茶),也開始更加完善整套系統。
不如排隊
排隊的道理很簡單,就是流量遷移,像電商爆款、網文熱捧和電影熱賣。
很多顧客就是樂意在餐館排隊。過猶不及,但也不必操之過急。
安排“黃牛”雇人排隊的消息一度令喜茶備受爭議,至今沒有完全消除影響,其實暗合了部分人群的關注、擔心、躁動或嫉妒。
喜茶官微201767日發佈文章《5年了,我們想說》否認此事,並有理有據分析,有情有義暢想,創始人感慨自己開過很多失敗的店,這次是很認真的做產品與顧客體驗,目前在廣東已發展五年,而公司市場部剛剛組建。

圖為喜茶in77黑金店外
我相信喜茶。沒有誰能靠自編自導自演受歡迎這麼久和廣泛,因為顧客很聰明,投資人更不傻,而合作商場很關心客流、轉化率、收益。
後又有媒體臥底北京某喜茶代購群爆料稱,有很多因為時間寶貴,願意加價購買喜茶的顧客,由代購黃牛組織購買配送,黃牛再重新雇人去排隊及購買飲品。這個實際和邏輯較通。
黃牛是一個工種,無法也不必杜絕,他們會做任何可能因為顧客需求時間與價值交換帶來中間收益的事,如明星演唱會門票、蘋果旗艦店開業排隊等不一而足。
喜茶因為門店顧客服務品質需求,規定每人限購三杯、孕婦不用排隊等,體現了相應方法、規則和人文關懷。
一次排隊的等候時間並沒那麼長,以我杭州兩店為例,平均半小時,值得。排隊中秩序井然,且進店點單後可入座等候,店內始終有一定空間和舒適,注重顧客體驗,結合傳統茶飲文化,將禪意、極簡、美學等元素融入。

圖為喜茶杭州來福士店內
上海是喜茶全國輿情爆發的城市,今年211日在來福士開出上海首店,當時排隊四五小時;北京三裡屯太古裡喜茶黑金店812日開業首日排隊也要四小時,很快回落、逐步平衡。
一些忿忿不平的人是被新聞裡的“三四個小時”嚇到,進而議論和判斷其不可持續。
北京三裡屯太古裡總經理余國安昨日透露:“因剛開一周,都要排一小時以上;估計三個月後也會排隊,11月份北方天氣冷就有待考驗”。
發展中解決問題,趨向相對平緩穩定。廣州和深圳因為每城有十幾個店,又銷售多年,就基本上不用怎麼排隊了。目前全國55家店,年底計畫開到100家店。而上海目前已5家店,包括美羅城、日月光廣場等在內的喜茶門口,有時排隊等候的人不到十個了。
其他奶茶店也要等候時間。我周日試過杭州著名奶茶店“一點點”開在濱江的一家店,狹小的門面擠滿了二十幾個顧客和來取單四個配送員,合計19分鐘拿到飲品。
誰在喝喜茶
奶茶是個數千億元的市場。從前立頓、香飄飄拿走了不少,星巴克Starbucks曾想用鉅資收購茶葉品牌Teavana複製自己在咖啡商業化上的成功而未果,其他無數新舊奶茶店、茶館共同參與組成。
喜茶在去年獲得IDG資本和何伯權1億元投資,公司年銷售近10億。
我平時不怎麼喝奶茶,第一口喜樂芝金鳳茶王時,我倒吸一口涼氣。這太特別了!
一些“奶茶控”告訴我,她們一年裡能喝掉一兩百杯奶茶,冬天幾乎一天一杯,夏天是兩天一杯。
顧客大抵來自好奇、注重精神消費、一直喜歡喝奶茶的或部分喜茶忠實粉絲。
在《大眾點評網》上,喜茶的每家店都有幾百幾千條評論,其中杭州店近千,上海來福士喜茶店超七千條。人均消費25元,多圖,喜悅,口味、環境、服務多四五星級的8分好評。
在之前更主流的社會語境裡,咖啡的杯數被人記錄分析,星巴克咖啡店被人接受和傳遞。恐怕那是60後、70後、80後的消費時代,而現在和未來的重要消費群體90後、95後的消費主張和習慣是不同的,這些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無疑更自我、輕鬆,給她們一個自拍理由,在排隊裡找到社群感也很重要。
“我終於喝到了!”“還是**,最愛”“來三杯不一樣的”,很多人興致勃勃地在自媒體尤其是微信朋友圈曬自己的飲品和自拍。也有人拍張門口排隊的照片以示關注,然後並不進去,但會發朋友圈,問大家有什麼好的。偶爾還有吐槽的。
它沒打算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喜茶努力重新定義新茶飲和新消費。
護城河在哪
IDG資本合夥人連盟和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對喜茶公司護城河和壁壘有共識:系統。這個系統包括產品和供應鏈管理、門店管控和運營、管理模式等等,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去慢慢建立和打磨。
融資後的快速發展,各地競爭對手、山寨的喜茶店和加盟消息、媒體質疑、供應鏈控制和食品安全把控,公司連鎖管理等,都將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發展契機。
聶雲宸認為,沒有一個公司能靠一個方面建立壁壘,都需要靠系統的作戰能力。
有人說,大家說的都不是它的產品,都是行銷。實際上,喜茶的產品和系統能力遠超其他奶茶和茶飲,所以備受熱捧就是品質高度帶來的溢價和口碑效應。
它正在從產品吸引力去向企業品牌打造的路上。一如蘋果和星巴克,產品固然是好的,但更核心和強大的東西是它的品牌。產品負責破局,品牌負責發展壯大。品牌包括了辨析度強、受目標顧客認同的、有統一風格的企業服務、供應鏈、環境、管理等。
產品易仿,品牌難替。
茶界少連鎖大公司。一家頂級茶品牌公司是新加坡的TWG TEA,定位高端,創辦六年來進入全球29個國家和4大洲,是考究下午茶的全球茶代表。
喜茶有可能成為代表中國速食茶文化產業的一家公司,對標的應該以美國咖啡文化為代表的星巴克咖啡。那是條必經之路,非常艱難而榮耀,有可能成為產業的領先者和代名詞。
且再說說產品。菜單上有三十幾款茶,還用三角形標出新品,圓形標為熱賣。
我看到它的杯子,想起互聯網產品和遊戲化思維,因為它提供了不同入口。TIPS貼心教你怎麼使用,不同產品杯型不同,就是創新和到位。

以那日點到的“金鳳茶王”為例,用的是喜茶首創的芝士奶蓋茶杯:“不要用吸管,旋轉開杯蓋,大口喝到上下兩層。希望喝到更多茶香,杯蓋可以旋開較小的角度;希望喝到更多的奶香,杯蓋可以完全旋開”。
事實上,喜茶的品牌建設正在逐步開展,產品+環境,產品+服務,產品+供應鏈等,多有涉及。
只做直營,不做加盟,這是保證品質的重要選擇,儘管這樣會擴張較慢。不做線上,因為更重視店面顧客體驗。
每個顧客喝完一杯喜茶後的感受就是最重要的對產品的評估。
喜茶可喜
據悉,喜茶目前各店月銷售超過150萬元。很多喜茶門店每天每平米的坪效超過300元,已經超過了大部分餐飲,這是了不起的。而相對投入更少,所以毛利可達50%以上。
租金,在杭州的商場都是購物中心一樓位置,分別達到每天每平米十幾至二十幾元,南京將要開的三家中有百貨一樓和購物中心地下一樓的位置,分別接近每天每平米二十幾元和十幾元。上海、北京地區略多。
部分商場與喜茶採用租金或銷售抽成兩者取其高合作模式,部分門店甚至低於星巴克繳納的比例。
儘管兩者因為規模尚無法完全相提並論,但在局部市場和部分專業維度上,喜茶值得稱道,“後生可畏”。
所以喜茶可喜。
為何歷來目標顧客熱捧,而不少商業從業者、專家、記者頗多隨意質疑。昨天與南京水游城總經理孫旭東談及,他感慨:“日本出了零售品牌優衣庫、MUJI;購物中心出了Grand TreeGinza Six、難波公園,都去學,回來一片讚譽、臣服。我們國家自己出了一個很有潛力的品牌、購物中心,各類所謂的專家紛紛跳出來批評、批判。我們應該多鼓勵本土品牌,給他們時間、機會,做的不好的時候扶持一把,多一點耐心!”


EC電商運營指標參考

EC電商運營指標參考
做線上電商EC,其電商運營和行銷,是一個精細化數據營運和追蹤優化的過程,EC電商營運指標拆解圖(如下),邏輯清楚和明瞭,可作為參考.


星期五, 8月 18, 2017

消費升級成新風口,喜茶、樂純、三隻松鼠等品牌的長征路剛剛開始

消費升級成新風口,喜茶、樂純、三隻松鼠等品牌的長征路剛剛開始
来源: 2017-08-18 房宮一柳 財經雜誌 財經雜誌
财经杂志
微信号 i-caijing
功能介绍 《财经》杂志官方微信。《财经》杂志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主办,1998年创刊,秉承“独立、独家、独到”的新闻理念,以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报道见长,是政经学界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的必读刊物。
消費升級是“風口”,基於互聯網的新消費品品牌將在未來十年迅速崛起;但消費升級無法速成,消費品產業本身是實業,新品牌在長大之前還將面對諸多考驗。

《財經》記者 房宮一柳/ 宋瑋/編輯

消費升級正在成為繼O2O、直播、共用之後的又一個“風口”領域。

大量基於互聯網誕生的消費新品牌正在湧現,喜茶、植觀、關茶、花點時間、斑馬精釀等項目已經進入了年輕人的生活。
根據《2016中國創投行業年度生態報告》,消費已成為2017年投資人最看好的領域。過去一年消費領域的創業者增長了58%,遠高於其他行業增速。
喜茶在2016年獲得1億元rmb融資,年銷量近10億rmb,已在全國開了50家店,喝一杯需要排隊4個小時,但每天仍有過百人在門口守候,只為喝上一口3分鐘解決的茶飲。
 這是消費行業的黃金時代。波士頓諮詢公司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消費市場仍將擴大約一半達到6.5萬億美元的規模,增量相當於當下英國消費市場的1.3倍。
 然而現實是,雖然聲勢浩大,但目前中國大多快消品新品牌估值不過3億元人民幣,發展較早的三隻松鼠上市前一輪的融資估值是40億元人民幣,與之對應的傳統快消品巨頭是百億元市值。與此同時,過去許多明星的消費新品牌陷入泥潭——黃太吉煎餅關掉半數門店,已上市的高端餐飲店湘鄂情創始人跑路,青年菜君、蜜淘網等消費類電商宣佈死亡,而此前他們多數都已經過了B輪融資。

多位元投資人和創業者告訴《財經》記者,未來十年,所有的品類都將誕生新品牌,大部分傳統消費品品牌將被互聯網新品牌取代。但靠王老吉涼茶一個單品達到三四百億元市值的消費品公司以後將很難出現,更多會是一個新品牌集團公司下面有很多市值幾十億元的小品牌,每一個都只打一類細分人群。

“消費其實沒有風口。” 峰瑞資本副總裁、消費行業投資人黃海對《財經》記者說,即使是基於互聯網誕生的消費品新品牌,本質仍然是在做實業。

實業沒有視窗,沒有資本補貼,也沒有贏者通吃。他認為模式創新有風口,因為模式創新是突變型增長;但消費是基於用戶需求的改變,增長只能是漸變的。

傢俱家居品牌造作創始人舒為說,互聯網創業是跑山路,找到路徑就贏了;而消費品創業是筆直賽道,大小公司新老公司齊頭並進,誰跑得動誰就贏了。在到達終點之前,這些新品牌要爬過供應鏈管理、管道運營、品牌運營等坎,還需面臨傳統品牌和管道品牌等諸多挑戰。這個賽道,進入門檻低,但前行不易,長大不易。

(消費升級不等於市場行銷。圖/視覺中國)

真正的消費升級來了

消費升級的核心是供應鏈升級。供給端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通過不同管道對話使用者、運營使用者,建造以用戶為中心的供應鏈
 一些消費者認為“消費升級”產品代表著“貴一點,好一點”,一些創業者認為“消費升級”領域成功的關鍵就是“品牌行銷”。但這些都並非全部。

多位消費領域投資人和創業者向《財經》記者表示,“消費升級”的核心在於供應鏈升級。用戶成熟度、供應鏈、管道、用戶運營環環相扣才能達成真正的“消費升級”。這四個要素在2014年以後才逐漸成形,而此前出現的消費新品牌,因為這四個要素或多或少的缺失,多數都銷聲匿跡了。

“消費者在以恒定的速度變成熟。中國比較特殊的是,互聯網、網路支付和物流等基礎設施發展迅速。從資訊流通和物質流通的角度,這些基礎設施給消費者成長賦予了一個加速度。”黃海說。

而在2012年前,這股加速度力還不足。當時淘寶已是中國最大的綜合賣場,凡客等垂直電商出現並流行。然而消費者不夠成熟,追求的還是“低價低品質”的淘品牌產品。淘品牌如“茵曼”等估值13億元人民幣,已算為數不多的成功者。還有許多淘品牌和垂直電商跟不上消費者的成長而被淘汰了。凡客巔峰時期曾估值30億美元,而如今已沒有聲音。

這也是本輪消費升級的第一個階段,它的典型特徵是:使用者不成熟,追求低端產品。

2012年到2014年間,管道開始升級——過去以商超為代表的傳統管道把握了幾乎所有消費者入口。而如今通過電商管道、O2O、微信公眾號等可以直達消費者,品牌有了消費者的雙向對話的通道。

第二階段的消費升級特點是—— 90後成長為新興消費群體,以“用戶運營”為中心,行銷驅動,但沒有做到供應鏈升級。

這個階段誕生了許多新品牌,餐飲業如黃太吉、雕爺牛腩、叫個鴨子等餐飲O2O,小米互聯網手機等智慧硬體接連出世,它們基於互聯網成長,初期靠聲勢浩蕩的行銷起家。

黃太吉從賣煎餅果子起家,兩年間靠著“美女老闆娘”、“開跑車送煎餅果子”等行銷轟炸成為明星創業公司。黃太吉在2015年半年時間內相繼完成了數千萬元的A輪和1.8億元的B輪融資,最高時估值達12億元。然而到2016年年底已有過半門店相繼關閉。如今,雕爺牛腩、叫個鴨子等專案也同樣面臨窘境。

消費者們普遍認為黃太吉關店情有可原:“太難吃了”。“難吃”實則反映了黃太吉作為消費品在供應鏈端的不足,而供應鏈恰好是產品的核心。一位熟悉雕爺牛腩的投資人告訴《財經》記者,創始人雕爺是一位用戶體驗大師,但牛腩背後並沒有做太多供應鏈升級。

而小米在2016年銷量跌入穀底,正是因為前期供應鏈積累不足,因此創始人雷軍會對內宣佈接管研發和供應鏈管理團隊。

但這一階段是品牌第一次瞭解如何連接用戶,用戶也是第一次感知到品牌的價值觀輸出。比如強亞東作為“叫個鴨子”的聯合創始人,積累了大量行銷和運營經驗。這些經驗在後來又指導他創立了“一朵棉花”和“斑馬精釀”啤酒。

本輪消費升級的第三階段是從2014年到現在。標誌是小紅書和洋碼頭等海淘平臺的興起,催熟了消費者。“海淘讓消費者看到全世界的好東西。消費者開了眼界之後,對商品的判斷力增強了,消費標準也相應提升。”黃海說。

此時,供應鏈端也正在求變。一方面,外貿出口的下滑後,許多高端生產線產能過剩,能為新品牌提供生產空間。另一方面,工廠也希望能瞭解下游消費者的變化,生產更多符合現代需求的產品。

至此,消費升級新品牌真正誕生。消費者在不斷成熟,新品牌可以通過不同管道對話使用者,運營使用者,建造以“用戶”為中心的供應鏈。這是真正屬於消費品新品牌的時代機遇。

供應鏈核心

投消費品就是投產業,要看產業鏈條有沒有升級的空間和需求。而沒有深入供應鏈管理意識的新品牌,往往會很快迷失方向

“品牌80%應該是靠產品,而產品就是靠供應鏈。因此對樂純來說,做品牌就是在做供應鏈。”樂純CEO Denny對《財經》記者說。健康食品品牌樂純成立於2014年,從一家小希臘酸優酪乳店出發,目前有120萬用戶,盒裝優酪乳月銷量過500萬。

供應鏈是指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資訊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採購原材料開始,製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功能性網路。簡單來說,就是能夠持續地生產優質產品,按時發到消費者手裡。

供應鏈能力百分之百決定了產品的品質和成本。這是傳統品牌和新品牌同樣適用的法則。不同的是,傳統品牌的供應鏈是為管道服務的,新品牌的供應鏈是為使用者服務的。

“投消費品就是投產業,要看產業鏈條有沒有升級的空間和需求。”青山資本創始人張野對《財經》記者說。

升級空間是指產業鏈條不夠完善,達不到使用者對產品的要求;升級需求是指產業鏈條供需結構錯配,使用者要的產品,市場上沒有;或品牌可以通過商業模式改進或品牌運營不斷創造增量需求。

比如成立於2014年的小恒水餃,開創了外賣+堂食水餃的新品類。速凍水餃的製作鏈條已經很成熟了,小恒水餃按照外賣用戶對水餃“不沾皮”的要求,重新研發了和麵配方。

生活鮮花是消費升級的典型代表。鮮花行業,供應鏈粗放,需求模式僵化。而鮮花電商新品牌“花點時間”將鮮花從禮品品類升級為生活消費品類,通過“預購+週期購”的模式為上游供應鏈創造了大量需求。

花點時間還用“使用者視角”改造上游供應鏈。禮品鮮花需要鮮花處於最盛開的狀態,而生活鮮花的用戶希望買到的是花苞。因此在供應鏈端,花點時間將鮮花開苞程度從0-5做了標準化,希望能將3度的鮮花送到用戶手上,讓其享受花從含苞待放到盛極而衰的過程。“一束花的流程,小的步驟有100多項,大的步驟大概有18項,絕大多數是產業空白。”花點時間CEO朱月怡告訴《財經》記者。

管道升級讓消費新品牌可以繞過經銷商的層層加價,而供應鏈升級又能讓使用者享受好的原材料和產品設計,最終實現“相對便宜,絕對品質”的產品交付。優質產品又為品牌提升了溢價空間,保證了製造商和品牌的利潤,為產品反覆運算和品牌升級創造正向迴圈。

而沒有深入供應鏈管理意識的新品牌,會在創業期間迷失方向。比如用行銷取代品牌。行銷是為供應鏈創造增量的方式,但不是核心。“行銷想持續轉化成複購。還是要靠產品。”Denny說。

包裝和設計也並非品牌的全部。“我也看到過一些項目,用一些符合90後語言的文案和時下流行的日式風格包裝,就說自己是消費升級了。這是完全錯誤的。”張野認為他們將重心放在了升級上面,而忽視了消費產業本身。

“作為早期投資機構,我們在做投資決策時更關注‘人’和‘團隊’。我們發現前幾年投的消費升級領域的創業者很多是做品牌出身,比如我們投了一個項目的創始人最早在寶潔,出國學習後又回國創業,這種類型的創業者往往擅長品牌行銷。最近,我們越來越重視有連續創業背景的創業者,在消費升級領域,團隊如果有相關供應鏈經驗會有很大優勢。”天使投資人、真格基金CEO兼合夥人方愛之告訴《財經》記者。

向線下進軍

截至2016年底,中國線民規模達7.31億、互聯網普及率53.2%。這項資料意味著,互聯網已徹底成為中國社會的一項基礎設施,互聯網在過去20多年作為重要商業入口的時代結束

線上獲客成本低不再是互聯網新品牌的競爭優勢,新品牌將面臨如何保持用戶存量、獲取用戶增量的問題。而破局之道在於——用戶問題靠新管道,即深入線下。

誕生於互聯網的新品牌逐漸意識到,多數用戶購買行為還是發生線上下。根據凱度消費指數《2017年中國購物者報告》,就快消品而言,線上管道僅占總銷售額的7%。賣場和超市業態仍將占快速消費品市場的半壁江山。

2016年下半年開始,越來越多的新品牌在供應鏈能力趨於穩定後,逐步深入線下。無論是通過自營還是協力廠商管道。


直營店本身具有一定利潤空間。201611月,互聯網堅果品牌三隻松鼠在安徽蕪湖開了第一家線下店。創始人章燎原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線下店毛利率可達41.28%,實則高於線上8-10%的毛利。原因在於購買場景的變化:線下比線上增加了實地購買場景和面對面的決策機會。

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直營店體驗能更快地使消費者沉澱為品牌粉絲。抹茶零食品牌關茶線下店中,店面不到60平方米,卻將三分之一的面積用作品牌展示和使用者交流。“我希望這裡可以成為顧客能沉浸其中的抹茶文化體驗館。”創始人小關說。

協力廠商管道同時也是新用戶的入口。2016年初和9月,樂純分別進駐五星級酒店和便利店,這兩個時間點恰好是樂純用戶量增長的兩大轉捩點。

互聯網運營專家黃有璨認為,品牌業務發展早期不應過度依賴於外部管道,而當品牌先充分獲得了用戶的背書後,可以此為杠杆去在管道層面撬動更多資源,獲得更多回報。並且,不同管道應該用差異化的運營方法。

新品牌的挑戰

主打性價比的新品牌會有被管道品牌替代的危險。管道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流量,網易嚴選一推出就直接面向8億用戶,而新品牌的用戶都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張野認為,未來所有的品類都將誕生新品牌。一個成熟的消費社會最大特徵是消費者會分化,消費者的個性需求會越來越明顯。不同的個性需求,後端對應著從產品設計流程、供應鏈、行銷方式、銷售管道等的重新架構,都可能誕生市值幾十億元的小而美的新品牌。

這些新品牌還將面臨管道背後的挑戰:傳統管道轉型和管道品牌崛起。

統一1990年進入中國大陸,主營飲料和食品,目前市值250億元。其曾在2015年陸續推出新款飲料“小茗同學”和“海之言”,主打90後群體,採用了“逗比”的人物形象。2015年報中,這兩隻新飲料貢獻了25億元的收入,占總銷售近20%。
黃海認為,“小茗同學”觀察了互聯網品牌中,年輕人可能喜歡什麼,在傳統的管道模式當中實現了部分創新,但購買行為發生後就失去了與用戶的溝通。

強亞東說,在後端供應鏈積累來看,新品牌應該學習,但是在前端用戶層面,新品牌應該堅持另一套打法。新品牌應該把用戶視為核心資產,將用戶運營與傳統品牌作區隔。

這是為什麼《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元新品牌創業者均表示,用戶運營是團隊主要工作之一。

湖南米粉品牌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說,整個2015年團隊都撲在了用戶運營上,線上運營規模達到100萬人,定期在總部舉行活動。目前團隊仍設有用戶體驗部門6人,運營著10萬人規模的微信群。無論是線上線下,單位時間內複購的使用者都會被伏牛堂設為VIP用戶,每日在微信上交流。

相比于傳統的消費品公司,互聯網消費公司知道用戶是誰,用戶發生了什麼樣的行為(購買時間、客單價、複購等),知道用戶的畫像(年齡、性別、收入等)等眾多資料。這些資料都將成為品牌複盤和發展的基礎。

來自管道的另一個挑戰是採用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模式的管道品牌,如網易嚴選、淘寶心選、蜜芽甄選等。

以網易嚴選為例。嚴選漲勢兇猛,據網易2017Q1財報,網易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的淨收入為24.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2%,僅次於網易遊戲。20166月網易副總裁、網易嚴選負責人柳曉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嚴選目前已經覆蓋5000多個SKUStock Keeping Unit),其中食品、服裝是增長最快的兩大品類。

柳曉剛說,未來嚴選要做全品類電商,這意味著全產業鏈參與。到一定規模以後,資金和人才方面的需求將飛速增長,“我們不認為一個小的創業企業能夠把這件事情做好”。

寒武創投創始人韓冰認為,主打性價比的新品牌會有被管道品牌替代的危險。管道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流量。網易嚴選一推出就直接面向8億用戶,而新品牌的用戶都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高性價比意味著低成本空間,小流量入口將無法生存。特別是一些低關注度的商品只要品質過硬、價格便宜即可,難以形成品牌溢價。

黃海說,管道品牌為了最大化變現流量,要做用戶最大公約數的生意,即大部分用戶都喜歡的東西,所以基本款是主打。新品牌的機會在於個性化和設計感。新品牌需要持續耕耘個性和設計背後的細分需求,佔領這類人群的心智。

中國目前類似於日本1974年的情形,即經濟增長從高速向中速轉變的換擋期。上世紀60年代大量西方品牌曾佔據日本市場,但70年代開始,在以索尼、豐田為首的電子產品和汽車行業的引領下,餐飲、家居、服裝等行業成長了一大批日本本土新品牌,如三宅一生、全家便利店、無印良品和優衣庫等。這些品牌甚至將國際品牌擠出日本市場。如宜家、美國品牌7-11便利店。

日本消費史似乎正在中國重演,一些新品牌將逐漸成長為消費主流。目前,中國已出現了對標大創生活館的名創優品,對標無印良品的網易嚴選,還有對標全家的各路便利店等。

還有一種可能是,小而美的新品牌將被尋求轉型的傳統品牌收購。近年來,此趨勢已在美國食品領域出現。根據消費品股權眾籌平臺CircleUp的資料,2011年至2015年間,傳統食品企業被創業公司搶走了18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前者的應對策略是收購或投資創業公司。例如,聯合利華投資公司目前已投資30多家初創企業,並表示正在的接觸大約有2500多家。

目前中國大多快消品新品牌估值不過3億元人民幣,發展較早的三隻松鼠上市前一輪融資的估值是40億元人民幣,與之對應的傳統快消品巨頭是百億元市值。“這些新品牌還需要時間。”黃海說。

“我們這些新品牌都還太早了,還沒有經歷過商業週期的考驗,距離成為一家偉大公司的路還很長。”朱月怡說。(本文首刊於201787日出版的《財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