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7月 22, 2006

挑戰iPod 微軟Zune年底上陣

挑戰iPod 微軟Zune年底上陣
【編譯廖玉玲/綜合二十二日電】
微軟公司21日證實,計劃年底前推出「Zune」品牌的數位影音播放機和搭配軟體,搶食蘋果電腦獨霸的數位娛樂市場。微軟也正積極研發讓業者更容易開發機器人的應用程式。
市場上近來盛傳微軟將推出「殺手級」產品,要把iPod擠下盟主寶座。微軟21日證實確有其事,且已向唱片業者推銷這項新產品。
微軟娛樂與服務部門行銷總經理史蒂芬森在聲明中表示:「在Zune這個品牌下,本公司將推出一系列軟、硬體產品,首批可望於今年上市。」
微軟表示,Zune播放機將內建硬碟,可以儲存數千首歌曲和影片,但價格未知。史蒂芬森接受告示牌雜誌(Billboard)訪問時表示,未來也可能再推出無線下載技術和影片播放機。其實微軟的企圖心不只在數位娛樂播放機,未來還希望能讓消費者從電腦、手機和Xbox 360等不同裝置播放音樂。
微軟並非第一次萌生進軍數位娛樂播放機市場的念頭,先前他們與軟、硬體製造商合作,希望搭配其視窗媒體技術,搶攻播放機市場。但如今微軟自己推出播放機和搭配軟體,顯然已承認蘋果在數位娛樂市場的策略比較有效。
據市場研究業者NPD公司統計,iPod在全球數位媒體播放機市場占有率過半,在美國更高達75%。i-Tunes音樂商店則掌握七成以上的美國線上音樂銷售。
木星研究公司(Jupiter)分析師顧騰堡預言,一開始會購買Zune的消費者,大部分該是本來就不打算購買iPod的人,而非不滿意iPod的老客戶。
蘋果早料到微軟會出此招。公司幹部上周表示,蘋果不會坐以待斃,也已經準備好新產品應戰。
另一方面,微軟也表示在研發相關軟體,讓開發機器人應用程式更簡單,進而加快機器人的推廣速度。
事實上,至今業界連對「機器人」的定義都尚未統一,且要累積出相當規模的市場,專家預估至少要十年以上。不過,當年微軟等科技業者,也是以高階的程式語言,成功地讓電腦成為一般人都能使用的科技產品,進而創造出龐大商機;機器人市場或許也能如法炮製。 【2006/07/23 經濟日報】

星期三, 7月 19, 2006

百度閃電裁員 網路業傻眼

百度閃電裁員 網路業傻眼
■ 記者王茂臻/綜合報導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昨天出席百度新業務記者會時表情愉快,但昨天同時傳來百度裁員的消息。大陸網路市場潛力大,但是否能順利轉換為獲利是最大挑戰,百度裁員的消息加深外界對大陸網路市場「錢」景的擔憂。
大陸搜尋引擎龍頭,同時也是美國Nasdaq上市公司的百度(Baidu)日前無預警裁撤企業軟體事業部門。百度在赴美上市即將滿一周年前夕首度裁員,引發網路業震撼。
雖然百度對外稱裁員人數不到員工總數的1%,但大陸媒體稱百度此次裁員可能近百人。大陸媒體推測百度此次裁員主要是為了削減開支,並把業務主力拉回到網路搜尋業務。
百度去年8月在Nasdaq上市,上市首日股價較承銷價大漲354%,創美國股市從2000年以來新上市股單日最大漲幅。百度在美上市一度掀起「百度旋風」,之後因面臨包括Google等其他搜尋引擎公司的挑戰,百度股價從上市首日收盤價122美元,到昨(13)日股價85美元,股價已大幅修正。
Chinabyte報導,周一(10日)百度管理層突然召集ES部門(企業軟體事業部)宣布裁員。百度營運長朱洪波對ES部門員工說,「一直以來,大家都做得很努力,不過ES這塊業務的成長性不夠好,公司已經決定撤消ES部門。」
百度裁撤ES部門動作又快又急,百度人事總監魯靈敏當天立刻宣布離職手續,要求在裁員名單上的員工在四小時內辦理交接手續,當天6時就關閉被裁撤員工的ERP與電子郵件信箱。
百度上市以來首度裁撤整個部門,但裁撤人數目前仍不明朗。雖然百度公關總監王東對外表示百度此次裁員人數不會超過公司總人數的1%,但大陸媒體指出,百度ES部門有近百名員工,但僅有少數員工內調其他單位,最終裁員人數恐怕不如百度對外宣稱僅不到1%。
百度此次裁員除了引發大陸網路界震撼外,另外引發離職員工的股票選擇權損失案外案。大陸媒體引述百度此次被裁撤的員工說法指出,在這次裁員事件中,員工們損失的期權按照目前百度股價估算,至少值人民幣上千萬元。
大陸律師界指出,目前大陸法律並沒有保障員工的股票選擇權,而且百度在賠償事件上沒有違反現行法律,但解雇過程卻並不符合帶樂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2006/07/14 經濟日報】

台灣關鍵字廣告的成長

觀落陰、抓猴、醒獅團 什麼廣告都接
今周刊 第499期 撰文/林宏文、賴德剛
2006/7/19
在網路上守株待兔賺大錢
網路廣告異軍突起,其中光是今年台灣關鍵字廣告的營收就肯定超過十億元。據國內最大關鍵字廣告「媒體」的YAHOO!奇摩透露,只要網友點擊一次徵信社的關鍵字廣告,商家就得付出七百五十元給YAHOO!奇摩。
近年來,網路廣告成長快速,每年都以近四○%的速度往上攀升;其中,新興的「關鍵字廣告」更屬箇中翹楚,國內最大入口網站YAHOO!奇摩就預估,二○○六年網路搜尋廣告成長將超過一○○%,營收更將突破十億元。
YAHOO!奇摩媒體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憶芬表示,去年全台灣關鍵字廣告,市場營收大約為五億元,若以到六月底為止的成長態勢來看,營收一定會超過原本預估的十億元,甚至上看三倍到十五億元,而雅虎奇摩至少會成長二.五倍。
關鍵字廣告小業主也用得起
很多人不了解何謂「關鍵字廣告」,其實這就是一種搜尋行銷的新概念。網路使用者透過入口網站輸入關鍵字,螢幕上就會立即出現相關鍵字彙的商店,由於使用者有確切需求才會鍵入關鍵字搜尋,目標精確度比過往傳統廣告高出許多,也因此成為許多新興行業的最愛。
而且,關鍵字廣告門檻很低,只要九百至兩千元就可在網路上刊登廣告,很受想推銷自己卻無法負擔巨額經費的廣告主歡迎。張憶芬說,雅虎奇摩關鍵字廣告每則最低標只有三元,之後就交給有興趣的廣告主競標,誰出得多,誰就能在網頁上排到較前面的位置。
「你知道進入七月後,關鍵字廣告詢問度名列前茅的是什麼行業嗎?是傳統民俗的『觀落陰』!」張憶芬說,關鍵字廣告的排行跟季節性有關,甚至可說每分每秒都在改變,今年農曆是閏七月,也就是有兩個鬼月,因此與鬼月相關的關鍵字就非常熱門。(註:所謂的「觀落陰」是指觀靈術的一種,就是經過施法後使參加法事者以一種「靈魂出竅」的方式去尋找過世的親人。)
此外,關鍵字廣告也與社會文化息息相關,YAHOO!奇摩去年關鍵字排行榜榜首,居然是「外遇徵信」。張憶芬表示,全世界查詢外遇相關字彙如抓姦、抓猴等,沒有一個國家比率像台灣這麼高,因為國外對於外遇一事並不如東方社會這般在意,但也可以看出台灣社會對抓姦的高度需求。
去年「外遇徵信」一詞的金額飆高到使用者每點選一次,廣告主就要付一千五百元給雅虎奇摩或相關網站,相當驚人。
對此,張憶芬表示,關鍵字廣告不是由入口網站招商販賣,而是由商家自己決定,徵信相關行業是網友有確切需求才會查詢,由於經由點擊後做成生意的轉換率相當高,幾乎接近八成,廣告主很可能只要成交一次就賺幾萬元,因此願意付較高的金額擁抱這樣的機制。
由於關鍵字廣告的行銷方式,與傳統廣告有很大差異,因此廣告主來源也完全不同,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種就是把網路當成通路的客戶,例如線上旅遊、電腦教育、房地產等以電子商務為主的公司;第二種是過去無法負擔巨額電視或平面媒體廣告經費的小廣告主,以往這些小公司只能用散發傳單,或是租用小型的戶外看板替自家打廣告;最後,就是從來沒有登過廣告的任何人,例如魔術師、乩童、民宿等等。

被動等待反而效果更好
傳統廣告方式是屬於一種「主動出擊」式的行銷手法,要以大量的「強迫式行銷」說服消費者,才有可能引發消費者的實際購買達到目的。而搜尋行銷則是種「守株待兔」的廣告模式,大部分上門者都已了解自身的需求,才會用查詢關鍵字的方式來尋找。因此,像寶鹼(P&G)這種大廣告主目前都還沒有進到搜尋行銷,仍以前述三種類型的客戶為主。
張憶芬表示,台灣搜尋廣告成長速度較其他國家快,最主要因為我國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國家,大多無法刊登傳統的電子或平面廣告;因此關鍵字廣告等相關應用出現後,多數公司的接受程度也非常快。以YAHOO!奇摩來說,關鍵字廣告客戶九成以上都是中小企業,幾乎可說是整個社會的縮影。
只不過,台灣中小型企業客戶的網路程度不足,儘管有關鍵字廣告可當作工具,卻不一定會使用。張憶芬以「觀落陰」行業為例,因為生活經驗不同,所以傳統的觀落陰業者不可能使用網路來招攬客戶,但他們聽說有搜尋行銷概念的服務後,為了上廣告才會去買電腦、架網路,然後再藉由口耳相傳,引進更多的相關業者。
舉例來說,台灣傳統行業「醒獅團」過去從未在網路上行銷,但目前國內二十幾家醒獅團都已到YAHOO!奇摩上做廣告。過去這個行業是不可能用網路招攬生意的,但只要有其中一家經由搜尋行銷獲得大量生意後,一定會引起其他同業仿效,一個傳一個,最後所有的醒獅團都上網行銷了。
而電子商務業者如線上旅遊業燦星旅遊與易遊網,藉由網路搜尋行銷獲得快速成長。燦星去年營收高達四十億元,較前年成長四○%;而易遊網去年營收成長二○%,達到二十八億元。這兩家沒有實體旅行社的網路旅遊公司,創造出將近七十億元的商機,嚴重威脅到傳統業者,因此如雄獅、東南與五福等老字號旅行社不得不陸續跟進,利用搜尋行銷提高競爭力。
相同的例子還有房屋仲介業,二○○三年雅虎與永慶房屋合作,推出線上看屋服務,成功地將傳統產業與網路結合,創造出更大商機,而中信、信義、太平洋房屋等其他業者,也先後進入網路市場。
張憶芬說,不僅如此,汽車、信用卡……等行業也開始成為搜尋行銷的主要客戶,很多腦筋動得快的業務員,也紛紛透過購買關鍵字廣告來提升業績。
關鍵字廣告能成功,絕對與入口網站占有率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有人才會有量,相對地,入口網站使用人數多,廣告當然會有較高的成功機會。
入口網站經營要有在地特色
張憶芬認為,搜尋行銷能不能成功,除了與入口網站有關,還要看能否與當地需求及文化結合。她以網路拍賣為例,在全球幾乎都所向披靡的電子灣(eBay),因為未更改使用者介面來迎合台灣消費者習慣,導致今年六月份宣布併入PChome online並退出台灣的網拍市場,這就是文化差異所致。
「一個品牌在一個地區成功,不代表到其他地區就會成功,了解每個地區的文化差異性是最重要的課題。」張憶芬說,入口網站業者能不與當地業者結合,並了解當地消費者需求,更是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雅虎很難打進歐洲與南韓市場的主因,在於當地都有相當強的本地入口網站,想要改變使用者習慣還需要一段時間。
台灣廣告量逐年下滑,根據AC尼爾森調查,二○○五年傳統媒體的廣告量較前年減少一○%,總金額大約為四百九十億元,但網路廣告似乎完全沒受到影響,反而逐年增加,今年上看四十億元。
《動腦》雜誌社長王彩雲認為,網路世界瞬息萬變,很可能今日風行的廣告方式,過了幾天就會被淘汰。她以關鍵字廣告為例,雖然近兩年來搜尋行銷的確好又叫座,但現在又興起了一種新的網路交易方式:「廣告主在網路上刊登廣告,等到成交,再付廣告費給網路提供者。」
網路提供者要如何得知廣告主與消費者是否已完成交易呢?王彩雲表示,目前Google已經出現了一種類似cookie的程式,可以追蹤交易狀況,待消費者在線上刷卡後,會自動提供訊息給網站,作為收費依據。
同時,關鍵字廣告雖然成長很快,但並不表示搜尋行銷就是一種完美的機制,目前也已產生一些缺陷,例如已有所謂的「點擊詐欺」的行為出現,廣告主的競爭對手或替廣告主操作關鍵字賺取佣金的經銷商,藉由惡意點擊來賺取利潤;另外,Google也曾發生廣告主冒用知名品牌下關鍵字廣告,造成消費者買到虛偽不實的產品,導致吃上官司的案例。
網路廣告將走向分眾社群化
去年拿下國內網路廣告大餅第三位的蕃薯藤,去年廣告成長幅度一五%、總金額三.二二億元,雖不及YAHOO!奇摩與微軟的MSN台灣,但蕃薯藤經營分眾社群則有一定成績。蕃薯藤行銷總監王慧儀表示,近年來蕃薯藤主打分眾社群網站,像是以親子為主的「小蕃薯」、專攻女性生活的「HerCafe」,以及男性族群的「運動網」,除了讓使用者能迅速找到所需內容外,廣告主行銷目標也更精準。
不僅如此,蕃薯藤的各分眾內容網站也與廣告主配合,以專案方式讓內容與廣告相結合,例如東森購物就在「HerCafe」開闢部落格,提供化妝品使用方式、消費者使用心得分享、名家專欄等種種互動機制。此種廣告專案的模式,比直接刊登廣告更能獲得消費者接受,也是未來網路廣告的趨勢之一。
來到YAHOO!奇摩已經四年的張憶芬說,網路行業變化真的很快,幾乎每六個月就是一個世代,每個世代問題的因應之道也不同。以台灣為例,二○○四年以電子商務為主要戰場,去年則主攻搜尋能力,今年更演變至社群與部落格,也因此讓她必須不斷地學習,並快速適應新世代的媒體及消費者行為模式,立即回應降低衝擊。
「像前幾年盛行的線上貸款公司,曾經創造二十多家公司輝煌的成長紀錄,但沒想到政府對雙卡政策的改變,突然一夕間就全部消失了。」張憶芬說,未來網路廣告模式也會逐漸改變,找出最適當的廣告行銷方法,也將是所有入口網站的生存之道。

MTV寵物網 在台上線

MTV寵物網 在台上線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MTV音樂電視頻道跨足網路媒體,在母公司維康集團以1.6億美元收購尼奧寵物網(NeoPets)後,17日宣布在台灣推出虛擬寵物網,將以置入式行銷為主要的獲利模式,與本土蕃薯藤等網站的寵物網一較高下。
MTV亞洲區副總裁暨台灣區總經理袁棟,原為蕃薯藤副總經理,蕃薯藤是主要入口網站率先推出寵物頻道者,MTV現在也推出寵物頻道,讓袁棟將與「老東家」對決,袁棟直呼:「在我到MTV前,維康(Viacom)就收購尼奧寵物網了。」
袁棟表示,尼奧寵物網在全球擁有超過3,000萬會員,是目前最受歡迎的虛擬寵物網站。台灣是尼奧寵物網在亞洲成長最快的地區,在沒有任何宣傳之下,目前會員數已迅速達到50萬人。而台灣也是MTV第一個正式在亞洲推出寵物網的地區,目前未重複到訪人數為21萬人,目標是達到100萬人到150萬人。
MTV原以音樂電視頻道為主,目前有18個電視頻道,為朝多元媒體發展,去年母公司維康併購尼奧寵物網,並陸續在各國推出寵物網服務,希望成為「青少年流行文化數位平台」。
尼奧寵物網亞洲區總裁沈永寧指出,尼奧寵物網仍以免費服務為主,主要的營收來自廣告,包括迪士尼、夢工場、派拉蒙影業、麥當勞、樂高等,都是尼奧的客戶。尼奧在台灣也與森永、索尼愛立信等業者合作,本月底索尼愛立信將上市的新款手機,就會內建尼奧寵物的遊戲機制。
由於全球的寵物網站相當多,不管是養實體的寵物或虛擬的寵物網站都有,沈永寧認為,尼奧之所以勝出的原因,在於研發人員每天不斷更新遊戲內容,加入新的元素,吸引網友持續上網,同時也將這些數位內容,朝跨媒體,如手機、遊戲機及電影發展。
至於袁棟從本土的蕃薯藤換跑道到國際的MTV,帶動去年下半年MTV業績成長300%,袁棟得意地說:「感覺自己變年輕,也變瘦了。」 【2006/07/18 經濟日報】

星期一, 7月 17, 2006

飛行網求和 可望與IFPI簽約授權

飛行網求和 可望與IFPI簽約授權
工商時報 何英煒/台北報導
2006/7/17
自從全球數碼ezPeer與唱片公司達成合法授權協議後,同屬於P2P(Peer to Peer)點對點傳輸的音樂平台業者飛行網(Kuro),也正積極朝合法之路邁進。外傳中華電信及富邦均有意願投資飛行網,飛行網表示,轉型為合法平台需要大筆資金,計畫引進資金策略合作夥伴,對於外傳對象,飛行網不能證實,但如果這些業者有意願,他們非常歡迎。
飛行網是台灣最大的線上音樂平台業者,目前有四十萬的會員,其規模遠超過剛獲得合法授權的ezPeer(約有會員三十萬),還有合法取得授權的線上音樂業者KKBOX(會員有十四萬)及雅虎奇摩「音樂通」。雖然台灣線上音樂市場持續成長,但飛行網近一年來會員成長率卻是不進反退,主要原因是去年飛行網的會員被控侵權成立,讓部份會員心生疑慮不敢繼續使用,另一方面,其他合法平台業者也積極拓展市場,吸納了部份飛行網的會員。
上個月底,同屬於P2P平台的全球數碼ezPeer與IFPI財團法人國際唱片交流基金會等唱片公司代表,達成合解的協議。這也成為全球華人P2P音樂平台業者,第一家獲得合法授權的案例。
飛行網昨日表示,轉型走向合法授權是既定方針,ezPeer為P2P業者創造了一個合法授權的模式。飛行網近來與唱片公司業者已達成初步共識,只待部份細節問題磋商完成後,相信轉型為合法音樂平台之路已經不遠了,一般預料,今年內可以完成轉型。
飛行網坦承,轉型為合法音樂平台需要一筆不小的資金。保守估計,線上音樂平台業者一年「預付」給唱片業者的金額至少要新台幣五千萬以上。因此,飛行網在轉型的同時,也非常需要資金的挹注。
外傳中華電信及富邦等擁有電信及ISP事業大財團,對於入股飛行網均表達濃厚興趣。飛行網表示,該公司有意引進資金策略夥伴,非常歡迎這些大公司有意願。

星期日, 7月 16, 2006

2006線上遊戲調查報告 最受歡迎遊戲第一名 角色扮演

2006線上遊戲調查報告 最受歡迎遊戲第一名 角色扮演
資料提供: 波仕特線上市調網
2006/3/22
本次線上遊戲調查,問卷題目共計十題,分別調查玩家線上遊戲偏好類型、遊戲時間、可接受收費模式、及產品如何吸引玩家注意等。
有效問卷共回收418份,調查結果如下:
根據問卷結果顯示線上玩家最喜歡的遊戲類型前三名為「角色扮演(26.9%)」、「博奕類(22.8%)」及「休閒類(18%)」,三類共佔67.7%,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目前線上遊戲市場的主流產品有哪些。
相較於前三項,「經管類型」的遊戲最不受線上玩家青睞,僅佔4.5%。
另外,線上遊戲該具備什麼樣的特性,才能受到玩家的歡迎?
有41%的受訪者表示「遊戲規則簡單好上手」是喜愛某種遊戲類型的主因;而21%的玩家則表示該遊戲「附屬其他遊戲,擁有多種選擇」是選擇該項遊戲的目的。
此外,本次調查中共羅列了目前市面上較常受討論的遊戲網站,其中以「遊戲橘子」最受歡迎,佔26.6%;「宏碁戲谷」及「大宇資訊」則不相上下,分別佔16.3%及15.8%。影響線上玩家選擇遊戲網站的原因,則以「遊戲多」最受玩家重視,佔50.7%;功能是否齊全則佔21.1%。
在眾多遊戲人口中,有72.2%的玩家表示「消磨時間」是他們從事線上遊戲活動的主因;僅有5.5%的玩家是因為「廣告吸引」而從事該項遊戲。
玩家每日從事線上遊戲的時間以「1~3小時最多(48.3%)」居冠,其次為「3~5小時(24.4%)」,還有5%的受訪者表示每天花7小時以上的時間從事線上遊戲活動。在收費方面,線上玩家最希望「不用花錢」就能取得遊戲服務,共佔了41.6%;但亦有31.6%的玩家表示,每月願意花「101~300元」來玩線上遊戲,若進一步分析願意付費從事線上遊戲活動的玩家,則有57.7%的玩家希望能「包月吃到飽」(包月玩)的方式付費,同時30.9%的玩家表示可以接受「現金換籌碼」的方式收費。
另據調查結果顯示,線上遊戲訊息管道接收來源主要是「網路訊息」的傳播,佔38.6%;其次則是透過「朋友介紹(23%)」及「電視(21.6%)」。
最能影響玩家對遊戲印象深刻程度以「喜歡該遊戲風格」為主要原因(佔53.1%,其次是「廣告吸引人(12.2%)」,而「名人代言」其成功率僅達11.7%。
看來大廠商砸大錢買廣告,似乎對於推廣遊戲產品的助益並不高。
本次調查結果可清楚了解線上遊戲與玩家消費意向之關係,根據調查結果我們獲得了以下分析與建議:
1.「遊戲創新」與「介面設計」應並重,遊戲段落設計盡量精緻化。
2. 收費模式以包月最為受歡迎,遊戲廠商可朝這方面設計。
3. 玩家習慣分享親身體驗,所以廣告傳播效果不如人際傳播。
線上遊戲市場競爭激烈,遊戲廠商必須深入了解玩家心理,才能洞燭機先,搶得市場利基。
過去以遊戲設計以「設計者」為中心出發之產品開發觀念已不符市場潮流,現在遊戲廠商必須以「玩家」為研發核心,設計具「吸引力」及「好操作」之遊戲才是成功關鍵。
至於遊戲廠商常花費龐大名人代言及廣告來宣傳遊戲軟體,其效過竟然不若直接訴諸玩家口碑,以及人際傳播的宣傳效果,這的確是一個值得遊戲廠商思考的現象。

以使用者為尊的web2.0時代

Web 2.0風潮 網站以客為尊

【記者祁安國/報導】
Web 2.0時代來臨,國內各大入口網站也不得不正視這股洪流,Yahoo!奇摩、PChome和台灣微軟的MSN,以及拍賣網站都「以客為尊」,推出新平台、新服務。
台灣微軟昨天推出Live.com,這是一種個人化首頁平台,整合用戶在網路世界中所需的各項服務,提供Mail、Messenger、Spaces、交友、遊戲、交通工具時刻表與地圖查詢、新聞閱讀等個人化服務與資訊。此外,也提供資訊類小工具模組,用戶能依自己的需求,選擇使用Live.com推薦的小工具,或是自行下載由各方開發者提供的小工具。而搜尋平台也不同於以往,Live.com提供新聞、網頁、RSS Feeds搜尋功能。
PChome在上個月推出Portal 2.0,目前有photo2.0皮克公園、search2.0搜雲、friends2.0要做的事、page2.0我的樣子、news2.0開講、個人新聞台2.0等項目。這個月底計畫結合台灣地下樂團運動,推出「野台開唱2.0」。
PChome董事長詹宏志說,「我們要再度回到1998年,重新與使用者對話。」過去大家都是圈地自限,想把網友都鎖在自家網站上,但現在這道巨人的圍牆要打掉了,Web2.0給予消費者更多的權力,也會讓網路產業產生更多的合作。
So-net寬頻服務事業部資深經理蘇柏銘表示,Web 2.0主要的概念就是網友能相互分享資訊,一改過去網友是被動地接收資訊,將網站的發聲者由網路公司本身轉為網友自身,像過去的社群網站、部落格其實都是這樣的概念。蘇柏銘進一步指出,雖然Web 2.0是未來的趨勢,不過目前還沒看到較成功的獲利模式,這對網站經營者而言是一大挑戰;日本So-net也已經推出類似Web 2.0的網站,台灣方面則會再做審慎評估,但對於Web 2.0的發展仍是樂觀其成。 【2006/07/14 民生報】
Web 2.0時代 網路商店面臨洗牌
【記者祁安國/報導】
位於波士頓紐貝里街的約翰‧傅魯沃格鞋子精品店,可讓網友自己設計鞋款,上傳給鞋店生產,結果大受歡迎,這種互動式的網路交易模式,日漸改變主客角色,網路商店未來必須將主導權還給網友。
Web 2.0時代將使現有網路商店產生重新洗牌效應,例如建立集體購買機制,消費者可以集合親友,一起向電子商店要求降價。
麻省理工學院創新及創業組主任艾瑞克‧范席波就稱這種由下而上的現象為「使用者帶頭創新」,范席波說,現在高科技狂熱分子、狂嗜族及自己動手派愈來愈有才華,他們透過網路創造的溝通系統串連起來,而且往往比廠商搶先一大步發現提升產品的新方法;因此,渴望在變幻莫測的市場裡出奇制勝的企業,聰明點就應該請最有智慧的客戶加入產品設計行列。
Web 2.0對靠廣告賴以為生的網站也將產生重擊,網友不再點閱廣告,廣告成為網路世界中不受歡迎的「障礙」,尤其對入口網站而言,廣告是主要的收入之一,但是自主權高漲的網友,可能不會浪費時間觀看廣告。
不過,台灣微軟MSN事業處副總經理林燕表示,目前大部分網友還是喜歡觀看網站專業編輯整理過的網頁,這自然還是會有廣告的存在價值;加上未來網頁廣告可能以不一樣的方式呈現,例如,廣告可以設計成一個有效的小工具,吸引網友下載使用。 【2006/07/14 民生報】

web2.0解析

有關WEB2.0分析的好文章
------------------------------------------------------
Web2.0時代 知識傳播大變革



Web 2.0興起,也將網路推向互動互連互助的境界,而主宰者不再是網站而是網友。記者何烱榮/攝影

【記者祁安國、梁欣怡、薛荷玉/報導】
2000年網路泡沫化,投資人視「.com」如瘟神,歷經五、六年的重新洗牌,以及隨著第二代新網路的Web 2.0誕生,不僅讓投資人對網站重燃希望,Web 2.0也正逐步改變我們的教育方式和文化思維。PChome董事長詹宏志說,為因應Web 2.0由使用者主導的潮流,網路經營者、文教工作者的心態都要隨之改變。
Web 2.0時代來臨,但國內起步緩慢,到今年初主要入口網站才有大幅動作。Yahoo!奇摩總經理鄒開蓮表示,Yahoo!的「知識+」就是具有Web 2.0精神的服務,由網友之間的問與答而累積豐富的資料,目前知識總量突破500萬則。未來,服務如果具備搜尋、內容、社群、個人化等元素,也就落實Web 2.0的精神了。
其實早在2004年底,翻譯「魔戒」的朱學恆成立奇幻基金會,號召義工加入「開放式課程計畫(OOPS)」,將麻省理工學院在網上公開的課程網頁(MIT OCW)翻譯成中文,如今包括33個學科共900多個課程,已有27個課程完成,這也是Web 2.0精神的重要體現。
目前著手將麻省理工學院英文課程翻譯成不同語文的,主要有三個單位,包括翻譯成西班牙及葡萄牙文的Universia、翻譯成簡體中文的中國開放式教育資源共享協會(CORE),及翻譯成繁體中文的開放式課程計畫;前二者都是由協會組織重點學校教授進行翻譯工作,只有台灣是由「素人」翻譯義工上場。
令朱學恆自豪的開放式課程計畫,台灣各大學認為構想不錯,不少大學計畫將授課課程上網,以提升教學品質。台灣大學已強制所有課程大綱上網,政治大學要求教師申請學期補助時,課程內容、進度、評量標準等都要上網公布。
中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東吳大學教學資源中心已在校內成立專責單位發展數位化教學。東吳大學教學推廣組表示,教學資源中心就是要協助老師將教材數位化並上線,94學年度起,已有超過50門課授課老師提出申請,而且每學期都在成長,但與全校共開設千門以上課程相較,網路課程的比例仍然偏低。
教育部電算中心主任郭耀煌指出,網路線上學習是新的教學模式,教材呈現更豐富生動,學習更具彈性,相形之下,教學品質的控管格外重要,教與學之間的互動是否足夠也頗受關注,此時,就要透過線上導師制度,導引學習活動,一定時間後也要再回到傳統課堂上,檢視學習成果。
中正大學成立全國唯一的TEAL創意互動教學教室,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從教材引進、上課方式、教室規畫到軟硬體設計,完全仿照MIT,中正大學的學生不必到美國,就可以享受與麻省理工學院一樣的上課方式及教材。 【2006/07/14 民生報】

新聞詞典》Web 2.0是什麼?
【祁安國】
Web 2.0著重的是雙向互動,其重要精神在於網友的參與。這個概念由O'Reilly媒體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Tim O'Reilly(提姆‧奧萊理)提出,他是最早提出「開放源碼」觀念。當時提姆在會議中腦力激盪時,大家發現網路經過了泡沫化,仍有許多新應用的網路公司誕生,這些都是泡沫化後倖存的網路公司,而且都有一共同之處,這個共同之處就是Web 2.0的輪廓。
在Web 1.0時代,所有的網路服務是由以公司為主的網站所提供,網友無法更動服務;但是到了Web 2.0時代,網友則掌握控制權,隨時可以透過上傳,參與修改不滿意的內容,或是透過分享取得更多的資源。
所以Web 2.0並不是一種新技術、新科技,而是一種新觀念,讓網路回歸到以「內容」為根本,也就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不再是只有Technology,而擁有更多的Information,而且這些訊息不是來自網主,而是網友。
Web2.0時代最新名詞一覽表
Web 1.0時代
項目
Web 2.0時代
個人網站或BBS,無法串連,不易成為焦點新聞
Blog部落格
以網友為組織,發表個人新知,並與其他網友相串連,人人可成為大明星
網友是被動式的接受,無法決定服務內容
RSS網站摘要
有點類似新聞頻道的方式呈現,用戶可以自動分發和訂閱
由單一網站控管,提供網友連線至專屬網站下載
P2P點對點
Peer to Peer的縮寫,透過點對點進行人的交流、檔案交換
知識庫幾乎都依賴學者專家常年累月撰寫,網友只有觀看的份
WIKI百科全書
人人可以寫百科全書,寫錯自然有人上網更正,也塑造一個新社群
由網控中心提供,只能單純的連結下載
Podcast播客
是iPod和廣播Broadcast的合成字,自製個人電影、音樂,在網路上發布,網友不限是iPod用戶可定期下載
個人網站僅能宣導,無法達到串連
SNS社會網路
依六度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而設,經由人脈網路,任何一人想結識另一位陌生人,只要六位朋友即可
記者祁安國/製表【2006/07/14 民生報】

星期日, 7月 02, 2006

網路廣告 callback服務

網路廣告效果的衡量和提升
除了 click to call 外
也新增了 call back服務


callback服務 手機嘛也通
■ 嚴蘭欣

網路電話使用日漸普及,陸續成為廣告主行銷的工具之一,不過網路詐騙事件頻傳,如何建立網友信心,才是新服務的發展關鍵。(本報系資料照片)

市場上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及業者,在網頁上提供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聯絡業者服務,包括eBay、Google、Yahoo!等業者也宣布共同合作,在其網頁上提供承租商Skype即時通訊的功能,讓網頁瀏覽者(潛在客戶)可以直接利用「Skype Me」按鍵,直接與廠商在線上做即時的溝通。
其實由今年(2006年)的4月開始,歐洲一些專門經營分類廣告的網站,已經開始推出另一種VoIP即時通訊服務,名為「業者回電」(call-back),這項有別於過去業者在網站上所提供的VoIP聯絡業者服務,「-callback」乃是採取由廣告商為發話端,利用網路電話,來聯絡主動在網站上留下聯絡方式的消費者,這項「callback」VoIP服務,也將原先僅止於網路電話的撥打,延伸至傳統市內電話與手機服務中。
聯絡業者「click-to-call」與「callback」功能不同之處在於:「click-to-call」為網頁經營者,在網頁或分類廣告頁面中所放置的一個動作按鈕,消費者一旦用滑鼠點擊「click-to- call」按鍵,就可直接利用softphone或用耳機麥克風與該網站客服人員聯絡。
而「callback」雖然同樣為業者在網頁或分類廣告頁面中,所放置的動作按鈕,但在消費者點擊「callback」按鍵後,網頁上便會另外彈跳出一個視窗,視窗中會請客戶留下姓名、方便聯絡的電話及時間等資料,由廣告商發話給消費者,客戶若不具備softphone或耳機麥克風,也可以自行選擇請業者撥至其室內電話或手機。
對消費者來說,「callback」服務與「click-to-call」最大不同處在於,消費者本身無須具備VoIP相關硬體設備,並且可以自由選擇廠商回電的聯絡方式與時間。「callback」服務的推出,使得消費者無須先下載VoIP相關的軟體,不受硬體設備、網路狀況或頻寬等的限制,也能達到無須額外付費,便可請廠商主動聯絡的功能。
排除過去或許因為使用公用電腦,或者在上班時間無法主動聯繫廠商的不便等因素,相對來說「callback」可以提供消費者更大的空間與時間的彈性。
對廠商來說,「callback」服務與「click-to-call」服務的主要不同處在於,使用「callback」服務的消費者,屬於願意主動留下個人相關聯絡資料的顧客,表示其對於所欲諮詢的服務或商品,通常具有較高的興趣及成交意願。
廠商在即時掌握客戶所留下的電話與相關訊息後,將較過去僅能單純利用電子郵件,或等待客戶聯絡的狀況下,由被動轉變為主動,成為可以掌握客戶聯繫資訊,將服務與商品貼近更具有購買潛力的客戶。
由於VoIP的興起乃是藉助於網路的普及,與頻寬的提升,將原本需要利用傳統電話的服務轉移至電腦及網路上運作,其所提供的溝通本質其實是未改變的,只是將既有的服務朝向IP化發展。
隨著技術的進步與環境面的改變,將過去無法在網路上推行的應用,透過新的工具或商業模式來做運用及推廣,這才是VoIP服務所應尋求的利基點。好的服務猶如舊酒裝新瓶,其本質是沒有改變的,VoIP的應用只是端視其如何在不同的技術中取得創新及尋求異同。
以此項「callback」服務來說,它將消費者與業者可以進行溝通的方式,拓展至室內電話與手機,使其不再侷限於網路電話。彈跳視窗的設計,更可讓業者利用這個機會,取得消費者其他可聯絡的電話、姓名。
甚者更可以利用這個視窗設計選項,讓消費者勾選欲詢問的主題,或者表達有興趣的議題。如此廠商便可以在提供服務前,進行先期性的背景資料蒐集,將更能貼近消費者需求,或者對日後的服務及相關性商品做適切的推銷。
「callback」』服務,突破了過去傳統電話行銷中,消費資料蒐集的障礙,以消費者願意主動提供的方式,來取得過去所不容易獲得的資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callback」服務提供了消費者更彈性的溝通方式及聯絡時間,但是在網路即時性與方便性的背後,如何在網路垃圾郵件與詐騙層出不窮的社會中,突破消費者的心防,讓消費者願意主動留下聯絡方式,仍是廠商應思索的問題。廠商對於SPAM防堵機制的加強,及廠商的商譽道德評量,也成為消費者是否願意持續使用此種服務的關鍵。
(作者是工研院IEK/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2006/07/02 經濟日報】